WFU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B2B的客戶筆記建立假設


作者:蔡東霖

根據中村 信仁(なかむら しんじ)的建議,作了以下的重點整理。




透過洽談過程收集到的資訊,建立一組假設。這組假設,無關對錯,它會協助判斷哪些是重要的資訊情報,而且也有可能會影響日後與客戶的關係及未來的走向。
這組假設有三個重點:
  1. 對方的問題點
  2. 對方的需求
  3. 對方的預算
透過這三個重點來建構假設。

對方的問題點

大家一定都是碰巧剛好遇到某個問題的出現,才會開始尋求解決對策。也就是,對方正為某個問題而頭疼,所以才會找上第三者(也就是我們)來尋求幫助。而這個碰巧遇上的問題,通常都不是表象,不是表面所呈現那樣地簡單,一定有隱藏在背後的(數個)真正原因。而這背後的真正原因,有時候連對方自己都不一定會察覺。所以,我們得要試著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方案。

造成問題的原因,一定是跟過去有關。這個問題的浮現,也不一定是對方本身的狀況所造成,也有可能是總體環境、政經局勢所造成。所以,要尋找出真正的原因,最直觀地手法,就是「重拾過去」:將對方過去至現在的經歷、環境變化等等,製成時間表。依照時間順序往回追朔,同時,用客觀的角度觀察整體的發展。通常就可以找到「真正的問題點」

對方的需求

找到真正問題所在,就可以預測未來。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像對方希望解決哪一個問題,同時,在推測的過程中,發現對方可能需要某些東西時,就可以慢慢地誕生出對方的需求。

對方的預算

真正的預算,只有對方知道。如同有一晚幾百元的膠囊旅館,也有一晚幾萬塊的高級酒店;要住哪一等級,只有當事人摸摸他自己的口袋後再去判斷,而且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能否提出對方財力可以負擔的預算,是重要的關鍵。因此,事先估價一下,同時,紀錄對方聽到估價時的表情反應,這些反應隱藏著對方的真正預算。

透過建立假設及 7-act 分析過程,可以大幅度掌握對方的想法,決定各個事件的優先順序,並有效建立一套行動方案,最後協助取得完美的結局。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