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賽局 -20


作者:蔡東霖

我們委託別人幫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來想想有多少可能會發生「放管」的「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經濟學中有一個「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它的主要目標是:「制定一個提供適當誘因及風險結構的契約,讓訂約雙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時,也達成彼此的目標。」不過,你知我知,實務上,要達成這目標相當不容易,因為在合作過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共同合作目標往往會相互衝突。

其中,常被提出的就是「委託人-代理人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這個問題是在講,當一位委託人出資,請代理人協助完成目標時,有可能會出現有一個問題:代理人可能會因為個人利益,而不依委託人的要求去努力達成目標。例如:
  • 屋主請房仲賣房。但是,房仲可能會偷懶,只求賣出不求高價。
  • 股東出資,請經理人營運公司、以求獲利。但是,經理人可能會將工作推給下屬、坐領高薪。
  • 政府出預算,讓得標廠商建造公共設施。但是,廠商可能會偷工減料、隨意交差。
  • 媽媽給小孩子零用錢,請小孩去擦桌子。但是,小孩也可能因為貪玩而沒把桌子擦乾淨。
  • 公司要求廠長對新產線如何選擇做一研究。但是,廠長可能忙到沒時間,胡亂提出研究報告供決策。
這些狀況我們稱之為「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來想想屋主A賣房的例子好了。假設:
  1. 屋主 A 的購屋成本為 1000 元。
  2. 自己賣,廣告成本為 5 元,預計可以用 1100 元賣出。
  3.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努力打廣告(廣告成本為 4 元),預計可以用 1150 元賣出;偷懶不打廣告賣,預計 1100 元賣出。房仲 B 領固定薪 10 元,若賣出可得一固定總數 W 元。
首先,先來看看屋主 A 自己賣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1100 - 1000 - 5 = 95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10 (固定薪)
再來,看看屋主 A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忙到不能接案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1100 - 1000 - 5 = 95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10 (固定薪)
接著,看看屋主 A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勉強接案,偷懶不打廣告賣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1100 - 1000 - W = 100 - W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W
最後,看看屋主 A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接案,努力打廣告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1150 - 1000 - W = 150 - W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W - 4 
有時間先後次序的因素,所以畫樹狀圖分析:
A 自己來 (95 , 10)
委託 B 不接案 (95 , 10)
接案 B 努力 (150-W , W-4)
偷懶 (100-W , W)
分析一下
  • 若 W = 11,比 固定薪 高一點點,房仲 B 偷懶,屋主 A 自己來算了
A 自己來 (95 , 10)
委託 B 不接案 (95 , 10)
接案 B 努力 (139 , 7)
偷懶 (89 , 11)
  • 若 W = 20,則房仲 B 一樣偷懶,屋主 A 還是自己來算了。
A
自己來
(95 , 10)
委託 B 不接案 (95 , 10)
接案 B 努力 (130 , 16)
偷懶 (80 , 20)

◎要不,屋主A改賣豪宅好了。假設:
  1. 屋主 A 的購屋成本為 3000 元。
  2. 自己賣,廣告成本為 5 元,預計可以用 3300 元賣出。
  3.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努力打廣告(廣告成本為 4 元),預計可以用 3450 元賣出;偷懶不打廣告賣,預計 3300 元賣出。房仲 B 領固定薪 10 元,若賣出可得一固定總數 W 元,W =  賣出價的 1 %
首先,先來看看屋主 A 自己賣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3300 - 3000 - 5 = 295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10 (固定薪)
再來,看看屋主 A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忙到不能接案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3300 - 3000 - 5 = 295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10 (固定薪)
接著,看看屋主 A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勉強接案,偷懶不打廣告賣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3300 - 3000 - W = 300 - W = 267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W = 33
最後,看看屋主 A 委託房仲 B 賣,房仲 B 接案,努力打廣告
  • 屋主 A 的報酬 πA = 3450 - 3000 - W = 415.5
  • 房仲 B 的報酬 πB = W - 4 = 30.5
有時間先後次序的因素,所以畫樹狀圖分析:
A 自己來 (295 , 10)

委託 B 不接案 (295 , 10)



接案 B 努力 (415.5 , 30.5)





偷懶 (267 , 33)

分析一下,結果都一樣...

◎難道,真的要親力親為?


<PS.>所有英翻中的詞:以「國家教育研究院」所屬「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的「經濟學領域」的翻譯為主,一般常用翻譯為輔。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