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關於 PMBOK 6th. Ed. (XI)


作者:蔡東霖

本文是個人準備 PMP 考試時,所整理的筆記的第十ㄧ部分。資料來源有:PMBOK 6th. ED.、長宏的資料(文件及口述)、個人感想。因為考試導向,部分內容會被縮減甚至忽略,而且不一定跟實務連結。也因為有個人觀念參雜其中,也歡迎大家糾錯指教。各智慧財產權屬於各所屬個人或單位。本文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CC-BY&NC。




🔺資源
  • 資源有兩種:團隊資源(人)、實體資源(機、材)。
    所以,看題目要判斷,它提到的資源是"人"還是"非人"。
  • PM:對「團隊」要領導與管理,注意環境變化,建立高績效團隊。
       對「實體」要高效能、高績效的配置及使用。
  • 有效的資源規畫,應該考慮、規畫稀有資源(Scarce Resources)的可用性(Availability)與競爭性(Competition)。
🔺資源管理
  • 資源管理計畫書:對資源要「分類」、「分配」、「管理」、「釋出」。
  • 資源管理計畫書
    =團隊管理計畫書+實體資源管理計畫書
    =資源辨識+獲得資源+資源管理
    where
    資源管理={訓練、團隊發展、表彰計畫書、解編指引;管制、釋出指引}。
  • 資源分解結構RBS:
    依據資源種類及形式,將專案資源分解。
    下一層會有更詳細的資源描述, 直到資訊小到可以搭配WBS使用,得以進行工作的規畫、監視及管制。
  • 組織分解結構OBS:公司的部門單位。
  • 責任分派矩陣RAM:因應專案而成立的小組(負責工作包或活動)。
🔺關於團隊:
  • 評選:{時段內可用性、能力、成本}+{經驗、知識、技能、態度、國際化}
  • 團隊發展五階段:
  1. 組建
  2. 風暴(1+1<2)
  3. 正軌(1+1=2)
  4. 風采(1+1>2)
  5. 解散
  • 高效團隊:合作氛圍、個人技能、人際關係、激勵成員、減少磨擦、持續發展。
  • 改善成員的內在職能、外在職能,增加個人EQ
    進一步使團隊EQ成功發展為情感群體
    可增加效率及降低流動率。
  • 自我組織:
    PM使用敏捷手法,提供適當資源與環境,信任成員。
    成員為通才,能順應環境,接收建議。
  • 虛擬團隊/分散式團隊:
    用通訊科技集合分散各地的成員,重視溝通、文化差異、縮短落差,強化追蹤進度與生產力。
    效益:更多特異能力的人加入、降低成本、拉近距離。
  • 團隊章程:
    PM給大綱,成員共同完成建立共同價值及作業規則。
    要定期審查及更新。
  • 有衝突,成員先自己解決。
    化解的技術:
  1. 合作/問題解決(整合,雙贏)
  2. 緩和/接納(同理心)
  3. 撤離/迴避(退出或延後)
  4. 強迫/命令(緊急狀況,一輸一贏)
  5. 妥協/和解(各退一步,雙輸) 
🔺關於理論
  • XY理論(McGregor):X理論為管理者強調人性負面的看法,Y理論為管理者人性積極的一面。
  • 馬斯洛需求層級(Maslow's):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被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麥克里蘭需要理論(McClelland's):成就需求(Achievement)、權力需求(Power)、歸屬感需求(Affiliation)
  • 雙因子理論(Herzberg):
    保健因子(Hygiene) :改善並維持保健因子的水準。
    激勵因子(Motivating):促員工努力達成目標的動力。
  • 期望理論(Vroom):使人相信努力工作會得到應有的報酬;若未獲得期望的報酬,則動力會逐漸消失。
🔺
資源
說明
投入
工具和技
產出
規劃資源管
定義如何估算、獲取、管理和利用團隊以及實體資源的過程。
根據專案類型和複雜程度確定適用于專案資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程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
1.專案章
2.專案管理計畫
(品質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
3.專案文
(專案時程、需求相關文件、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4.企業環境因
5.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資料呈
階層
責任分配矩
文字導向格
3.組織理
4.會議(PM&團隊;由團隊規劃資源、討論如何管理、取得共識
1.資源管理計畫
2.團隊章
3.專案文件更
假設記
風險登錄
估算活動資
估算執行專案所需的團隊資源,以及材料、設備和用品的類型和數量的過程。
明確完成專案的資源種類、數量和特
專案期間定期執
1.專案管理計畫
(資源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
2.專案文
(活動屬性、活動清單、假設記錄、成本估算、資源行事曆、風險登錄表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自下而上估
3.參數估
4.類比估
5.資料分
備選方案分
6.專案管理資訊系
7.會議(所有人:估算資源
1.資源需求(每個活動所需資源的類型及數量
2.估算基礎(估算的方法、來源、假設、限制...
3.資源分解結
4.專案文件更
活動屬
假設記
經驗學習登錄
執行
獲得資
獲取專案所需的團隊成員、設施、設備、材料、用品和其它資源的過程。
概述和指導資源的選擇,並將其分配給相應的活動。
資源來源: 組織內部資產、組織以外經由採購獲得。
資源不可用時,應記錄對專案預算、風險、品質、訓練計畫與其他專案管理計畫的衝擊。
專案期間定期執
1.專案管理計畫
(資源管理計畫書、採購管理計畫書、成本基準
2.專案文
(專案時程計畫、資源行事曆、資源需求、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
多準則決策分
2.人際關係與團隊技
3.預分派(一開始就分派了,記在章程中
4.虛擬團
1.實體資源分
2.專案團隊分
3.資源行事
4.變更申請(想要某個資源,必須配合它的條件,要去改原本的計畫...
5.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資源管理計畫書、成本基準)
6.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表、專案時程、資源分解結構、資源需求、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7.企業環境因素更
8.組織過程資產更
執行
發展團
提高工作能力,促進團隊成員互動,改進團隊整體氛圍,以提高專案績效的過程。
改進團隊協作、增強人際關係技能、激勵員工、減少摩擦以及提升整體專案績效。
讓團隊執行專案更有效率(更好更快)。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資源管理計畫
2.專案文
(經驗學習登錄表、專案時程、專案團隊分配、資源行事曆、團隊章程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集中辦
2.虛擬團
3.溝通技
4.人際關係與團隊技
衝突管
影響
團隊建
5.認可與獎
6.
7.個人和團隊評
8.會議(PM&團隊;討論與解決問題;專案導向會議、團隊組建會議、團隊發展會議
1.團隊績效評
2.變更申請(對某個人或團隊資源,為了解決它的問題,要去改原本的計畫...
3.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資源管理計畫
4.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
專案時
專案團隊分
資源行事
團隊章
5.企業環境因素更
6.組織過程資產更
管理團
追蹤團隊成員工作表現,提供回饋,解決問題並管理團隊變更,以優化專案績效的過程。
影響團隊行為,管理衝突和解決問題。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資源管理計畫
2.專案文
(專案時程、議題記錄、專案團隊分配、團隊章程
3.工作績效報
4.團隊績效評
5.企業環境因
6.組織過程資
1.人際關係與團隊技
衝突管
制定決
影響
領導
2.專案管理資訊系
1.變更申
2.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資源管理計畫
成本基
時程基
3.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
議題記
專案團隊分
4.企業環境因素更
監控
管制資
確保按計劃書為專案分配實體資源是有用的,以及根據資源使用計畫監視資源實際使用效率情況,與預計使用效率之間的差異,並採取必要糾正措施的過程。
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對的數量到位,並在對的時間釋出
確保所分配的資源適時適地的可用於專案,且在不再需要時被釋放
考量:監視開支、確保是依據專案及與需求使用與釋出、有議題時要通知利害關係人、及時處理過剩或短缺、注意影響使用效率變化的因素、實際的變更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資源管理計畫
2.專案文
(議題記錄、經驗學習登錄表、專案團隊分配、專案時程、資源分解結構、資源需求、風險登錄表
3.工作績效資
4.
5.組織過程資
1.資料分
績效審查:比較實際(工作績效)與預計(說明書)間差
趨勢分析:根據目前績效推估未來狀況
備選方案分析:選擇最佳決議,修正偏差
成本效益分析:有偏差時,提出成本最佳的矯正措施
2.問題解
(識別-定義-調查-分析-解決-檢查
3.人際關係與團隊技
影響
4.專案管理資訊系
1.工作績效資
2.變更申
3.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資源管理計畫
成本基
時程基
4.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
議題記
假設記
物資資源配置
資源分解結
風險登錄

===END===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