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關於 PMBOK 6th. Ed. (VII)


作者:蔡東霖

本文是個人準備 PMP 考試時,所整理的筆記的第七部分。資料來源有:PMBOK 6th. ED.、長宏的資料(文件及口述)、個人感想。因為考試導向,部分內容會被縮減甚至忽略,而且不一定跟實務連結。也因為有個人觀念參雜其中,也歡迎大家糾錯指教。各智慧財產權屬於各所屬個人或單位。本文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CC-BY&NC。




🔺範疇管理
  • 範疇管理:確保專案包含了所有的工作, 確保僅有完成專案所需要的工作。
  • 產品分析:把專案目標轉成有形的可交付成果和需求說明書。
  • 範疇 = 產品範疇     + 專案範疇
       = 產品需求相關文件 + 專案管理計畫書
  • 專案章程+需求文件 =>定義範疇 => 專案範疇說明書 => WBS => 範疇基準。
  • 專案範疇說明書 = 範疇描述(詳細的、逐步精進)
    + 可交付成果(完成過程、階段、專案所需產生)
    + 產品允收準則(交付成果被接收前,必須滿足的條件)
    + 專案排除事項(不含的項目,防止範疇潛變)。
  • 範疇基準 = 獲准的範疇說明書+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說明表(含:工作包的允收準則)
  • WBS>管制帳戶>規劃包>工作包>活動
🔺
  • 範疇潛變:未經管制的範疇變更。
    預防:一旦發現影響範疇變化的需求,必須要求提出變更申請,再經過執行整合變更控制流程。
🔺
  • 資料收集:腦力激盪(腦力寫作)、焦點團體、訪談、問卷調查、標竿比對
  • 決策:投票、多準則決策分析
  • 資料呈現:親和圖、心智圖
  • 人際關係與團隊技巧:集體發想表決、觀察/交流、促進
🔺
  • 管制品質      確認範疇      結束專案或階段
    正確性       可接受性      完成
    已驗證的可交付成果 已接受的可交付成果 最終成果
    內驗        外確
🔺
  • 可交付成果不被確認:紀錄,進行缺陷變更管制
🔺
範疇
說明
類型
投入
工具和技
產出
規劃
規劃範疇管理
為記錄如何定義、確認和管制專案範疇和產品範疇,而創建範疇管理計畫書的過程
在整個專案期間對如何管理範疇提供指南和方向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次
1.專案章
2.專案管理計畫
品質管理計畫
專案生命週期描
開發手法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資料分析(備選方案分析
3.
1.範疇管理計畫
(具體說明如何正式接受已完成之專案產物的過程。)
2.需求管理計畫
規劃
收集需求
為實現目標而確定、記錄並管理利害關係人需要和需求的過程
為定義產品範疇和專案範疇奠定基礎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次
1.專案章
2.專案管理計畫
(範疇管理計畫書、需求管理計畫書、利害關係人參與計畫書
3.專案文
(假設記錄、經驗學習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4.商業文件(商業企畫案
5.
6.企業環境因
7.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資料收
(腦力激盪、焦點團體、訪談、問卷調查、標竿比對
3.資料分析(文件分析
4.決策(投票、多準則決策分析
5.資料呈現(親和圖、心智圖
6.人際關係與團隊技
(集體發想表決、觀察/交流、促進
7.系統關聯
8.
1.需求相關文件(需求的細節)
2.需求追朔矩陣(確保有實現,需含有獨特的識別碼,版本、現況等資訊。
規劃
定義範疇
制定專案和產品詳細描述的過程
描述產品、服務或成果的邊界和驗收標準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次

高度反覆執行
1.專案章
2.專案管理計畫書
(範疇管理計畫
3.專案文
(假設記錄、需求相關文件、風險登錄表
4.企業環境因
5.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資料分析(備選方案分析
3.決策(多準則決策分析
4.人際關係與團隊技巧(促進
5.產品分
1.專案範疇說明
2.專案文件更
假設記
需求相關文
需求追朔矩
利害關係人登錄
規劃
建立WBS
把專案可交付成果和專案工作分解成較小、更易於管理的元件的過程
為所要交付的內容提供框架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次
1.專案管理計畫書
(範疇管理計畫)
2.專案文
(專案範疇說明書
需求相關文件)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
初期還不知未來細節,常等到可交付成果或子專案認可後才發展W B S ,稱為湧浪規劃法(Rolling Wave Planning)
1.範疇基
2.專案文件更
假設記
需求相關文

監控
確認範疇
正式驗收已完成專案可交付成果的過程
使驗收過程具有客觀性、同時通過確認每個可交付成果來提高最終產品、服務或成果獲得驗收的可能性
專案期間定期執行
1.專案管理計畫
(範疇管理計畫書、需求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
2.專案文
(經驗學習登錄表、品質報告、需求相關文件、需求追朔矩陣
3.已驗證的可交付成
4.工作績效資
1.(決定工作及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與產品允收準則。)
2.

1.已接受的可交付成
2.變更申
(缺陷修復)
3.工作績效資
4.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
需求相關文
需求追朔矩
監控
管制範疇
監視專案和產品的範疇狀態,管理範疇基準變更過程
在整個專案期間保持對範疇基準的維護

專案期間隨時執行
1.專案管理計畫
(範疇管理計畫書、需求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變更管理計畫、構形管理計畫書、績效衡量基準
2.專案文
(經驗學習登錄表、品質報告、需求相關文件、需求追朔矩陣
3.工作績效資
4.組織過程資
1.資料分
變異分
趨勢分
1.工作績效資
2.變更申
3.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範疇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時程基準、成本基準、績效衡量基準
4.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表、需求相關文件、需求追朔矩陣

===END===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