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關於 PMBOK 6th. Ed. (VIII)


作者:蔡東霖

本文是個人準備 PMP 考試時,所整理的筆記的第八部分。資料來源有:PMBOK 6th. ED.、長宏的資料(文件及口述)、個人感想。因為考試導向,部分內容會被縮減甚至忽略,而且不一定跟實務連結。也因為有個人觀念參雜其中,也歡迎大家糾錯指教。各智慧財產權屬於各所屬個人或單位。本文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CC-BY&NC。





🔺時程管理
  • 活動清單(定義活動)
    => 專案時程網路圖(排序活動)+期程估算(估算活動期程)
    => 時程基準+專案行事曆(發展時程)
    => 時程預測值(管制時程)
🔺時程模型
  • 將專案特定資料(活動規畫、日期期程、資源相依關係、限制條件) 輸入排程軟體,建立專案的時程模型。
  • 專案排程(Project scheduling):展示專案如何、何時交付定義在專案範疇的產品、服務或成果,也可做為管理利害關係人期望的工具,並為績效報告提供依據。
  • 迭代排程(Iterative scheduling):代辦清單、使用者故事、優先順序--產出漸進的價值給客戶。
  • 依需要排程(On-demand scheduling):看版系統(Kanban),源自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的限制理論與拉式排程(Pull-based)技術概念。<TOYOTA>用來限制團隊正在進行的工作,以權衡需求與團隊的交付量;著重於資源的可用性。

🔺活動
  • 定義活動時的分解:WBS及WBS說明表是活動清單的基礎。
    團隊成員參與分解,能獲得較好、較精準的成果。
  • 邏輯關係:除第一與最後一個,每個活動接連結。
    至少一個「前項活動」、至少一個「後續活動」。
  • 活動相依關係:
    1. 強制(硬邏輯,建屋頂要有柱子)。
    2. 刻意(軟邏輯,建房子先綠化)。
        最好這樣做,但商量後不這樣也沒關係。
        應有完整的記錄,因會產生任意的總浮時。
        用快速跟進法時,這關係應被審查修正或移除。
    3.外部(政府規定日期)。
    4.內部(團隊成員可控制)。

🔺活動 v.s. 工作包
  • 活動  :成員、過程、沒有允收準則
  • 工作包:PM、結果、有管制

🔺專案時程網路圖
  • 呈現專案時程活動之邏輯關係( 相依關係) 的圖。順序圖示法是其一。
  • 順序圖示法(PDM/AON)
    1. 看表畫圖:先找 STAR
    2. 四種順序關係:
    FS    FF    SS    SF
    依序   一起離開 一起開動 新舊交替
                   (B來A才走,B是前置,A是後續)
  • 浮時(TF)= 最晚開始 – 最早開始
         = 最晚完成 – 最早完成
         = LS – ES
         = LF – EF
         開始減開始,結束減結束,最晚減最早。
  • 要徑:時間最長的那一條路,TF=0。
  • 順推法,找最早開始(ES)及最早完成日(EF)
  • 逆推法,找最晚開始(LS)及最晚完成日(LF)




  • 匯流分流越多的點,風險越大。
    要徑越多,風險越大。
🔺三點估算(PERT, Three-point Estimating)
  • Pessimistic 悲觀值
  • Most Likely 最可能
  • Optimistic 樂觀值
  • Weighted Average 加權平均值 / Beta分布
  • ( /3 & / 6)
🔺估算期程
  • 時程壓縮=趕工縮程(高成本)+快速跟進(高風險)
        =(加人趕工)   +(活動並行、重工、協調及品質風險)
  • 資源優化=資源撫平       +資源平滑
        =(凸出壓平,要徑提高)+(滿載減輕,要徑不動)
        =浮時用來撫平資源 +可能無法將資源最佳
  • 影響估算期程的因素:
  1. 效益遞減規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投入超過該點,增加投入能得到的產出會遞減。
  2. 資源數量(Number of resources):
    資源增加兩倍,不一定會使工作時間減半,有可能因風險產生額外期程。
  3. 團隊成員的積極性(Motivation of staff):
    3-1. 學生症候群(Student Syndrome):又稱拖延症候群,在最後期限的最後一刻才致力工作。
    3-2. 帕金森定律(Parkson's Law):工作擴大去填滿可用時間。(早就做完,最後才講)
🔺儲備
  • 應變儲備:入基準,PM可動用
  • 管理儲備:不入基準,變更申請及核准能動用。
🔺
  • 迭代燃盡圖:追蹤迭代待辦清單內的剩餘工作,可計算出趨勢線,預測迭代完成後可能的變異從而採取適當行動。
  • 評估要徑上的活動進度可以識別時程風險。
🔺
時程
說明
投入
工具和技
產出
規劃時程管
為規劃、編制、管理、執行和管制專案時程而制定政策、程式和相關文件的過
對如何在整個專案期間管理時程提供指南和方向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
1.專案章
2.專案管理計畫書(範疇管理計畫書、開發手法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資料分
備選方案分
3.
1.時程管理計畫書(管制門檻:多少以下PM決,以上送變更
定義活
識別和記錄為完成專案可交付成果而須採取的具體行動的過
將工作包分解為時程活動,作為對專案工作進行時程估算、規劃、執行、監視和管制的過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時程管理計畫
範疇基
2.企業環境因
3.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
3.湧浪規劃法(時間快到了再決定細節
4.
1.活動清
2.活動屬
3.里程碑清
4.變更申
5.專案管理計畫書更(範疇基準、成本基準
排序活
識別和記錄專案活動之間關係的過
定義工作之間的邏輯順序,以便在既定的所有專案制約因素下獲得最高效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時程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
2.專案文件(活動清單、活動屬性、假設記錄、里程碑清單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順序圖示法PDM/AON
2.判定與整合相依關
3.提前與延
4.專案管理資訊系
1.專案時程網路圖(PDM/AON
2.專案文件更
活動清
活動屬
假設記
里程碑清
估算活動期
根據資源估算的結果,估算完成單項活動所需工作時段的過
確定完成每個活動所需花費的時間
由專案團隊中,對特定活動之工作內容本質「最熟悉的個人或團體」來進行估算。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時程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
2.專案文(活動清單、活動屬性、假設記錄、經驗學習登錄表、里程碑清單、專案團隊分配、資源分解結構、資源行事曆、資源需求、風險登錄表
3.企業環境因
4.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類比估
3.參數估
4.三點估
5.自下而上估
6.資料分
備選方案分
儲備分析(應變儲備、管理儲備
7.
8.
1.期程估
2.估算基
3.專案文件更
活動屬
假設記
經驗學習登錄

規劃
發展時程
分析活動順序、期程、資源需求和時程制約因素,創建時程模型,從而落實專案執行和監控的過程
為完成專案活動而制定具有計劃日期的時程模型
專案期間定期執行
1.專案管理計畫
時程管理計畫書
範疇基準
2.專案文
(活動清單、活動屬性、假設記錄、估算基礎、期程估算、經驗學習登錄表、里程碑清單、專案時程網路圖、專案團隊分配、資源行事曆、資源需求、風險登錄表
3.
4.企業環境因
5.組織過程資
1.時程網路分
2.要徑法 CPM
3.資源優
4.資料分
(假設情景分析、模擬
5.提前與延
6.時程壓
7.專案管理資訊系
8.敏捷發佈規

1.時程基
2.專案時
3.時程資
4.專案行事
5.變更申
6.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時程管理計畫書、成本基準
7.專案文件更
(活動屬性、假設記錄、期程估算、經驗學習登錄表、資源需求、風險登錄表
監控
管制時程
監視專案狀態,以便更新專案時程和管理時程基準變更的過程
在整個專案期間保持對時程基準的維護
專案期間隨時執行
1.專案管理計畫
(時程管理計畫書、時程基準、範疇基準、績效衡量基準
2.專案文
經驗學習登錄
專案行事
專案時
資源行事
時程資
3.工作績效資
4.組織過程資
1.資料分
(實獲值分析、迭代燃盡圖、績效審查、變異分析、趨勢分析、假設情景分析
2.要徑
3.專案管理資訊系
4.資源優
5.提前與延
6.時程壓
1.工作績效資
2.時程預
3.變更申
4.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時程管理計畫書、時程基準、成本基準、績效衡量基準
5.專案文件更
(假設記錄、估算基礎、經驗學習登錄表、專案時程計畫、資源行事曆、時程資料、風險登錄表

===END===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