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東霖
關於「賽局(Game)」,先把基礎假設,跟名詞給定義出來。
賽局理論(Game Theory),是經濟學的一門。所以,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 人是理性的
- 人是自利的
- 參賽者(Player): 為實現某些目標,而必須做出決策的代理人(agent)。參賽者以己身的效用極大化為目標。
- 自然(Nature):沒有任何目標的情況下,機械方式或隨機方式(mechanical or random way)出決定的代理人。用來代表,在賽局中,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力,或先天上已隨機決定的情況,將在一定的時間點上以固定機率做出隨機選擇。
- 行動(Action or Move):「參賽者」在決策空間中所作出的選擇,一種具體且外顯的行為。
- 節點(Node):做決定的時點。行動序列(sequence of actions)的組成之一。在每個節點上,「參賽者」或「自然」之一必須決定一個行動。
- 歷史(History):過去所做決定的紀錄。所有「參賽者」和「自然」在賽局中,某一階段的一系列動作。 每個節點都有一個歷史,反之亦然。
- 資訊集(Information Set):做決定前掌握多少資訊。「參賽者」已知的資訊;在賽局中,一已知階段的可能歷史記錄集。或者説,「參賽者」在某一時點,對於不同變數擁有的資訊。
在擴展形式賽局中,資訊集是一組決策節點,使得:集合中的每個節點都屬於一個參賽者。
6-1. 在完全資訊賽局(games of perfect information)中,每個資訊集都只包含一個歷史記錄。「參賽者」總是知道歷史。
6-2. 在不完全資訊賽局(game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中,某些資訊集可能包含多個歷史記錄。
6-2-1. 這些是「參賽者」認為可能已知的資訊的歷史記錄。
6-2-2. 在已知的賽局中,每個「參賽者」會面對一系列的資訊集。 - 策略(Strategy):在規則允許下,對應著包含「參賽者」可能面對的的每一行動的資訊集。或者説,「參賽者」心中的行動決策原則,是一種思考上內隱的行為。
7-1. 必須指明「參賽者」在每種可能的情況下會做什麼。 - 報酬(Payoff):所有「參賽者」和「自然」在賽局結束時,個別獲得的效用或價值。
- 報酬函數(Payoff function):將每個策略映射到報酬的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