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東霖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
小時候剛入社會時就聽過 PMP 認證,是個不簡單的證書,當時也曾經動過念想去投考。不過,時任專利審查,當時認為「專案」這件事與工作沒太大的直接關聯,所以也就一直擱著沒有執行。
離開政府單位後,進入事務所,再到現任公司,這十幾年都會聽到「專案管理」這詞,也逐漸體會及發現每一件接手的開發案都是「專案」。有一天,在誠品書局看到一本書「The One Page Project Manager」,自此開始接觸 「專案管理」的知識。
從那本書,我以為「專案管理」就是時間與成本的控管。「專案管理不就這樣而已」,帶著這個觀念順利走了好一段路。直到今年 (2019) ,在一次 Roger 的提議中,我帶著輕鬆的心情踏上投考 PMP 的旅程。
某日,收到長宏寄給我的大包裹,看著翻著裡面的文件,晴天霹靂,才發現「專案管理不是這樣而已」。錢繳了,頭洗了,只好硬拚了。長宏講師們很棒,每個片段都很有道理,但是頭 16 小時,我一直在混亂中,我無法把每個片段整合再一起,更別說與自己的實務經驗結合。
不過,由於讀書會的存在,幾次聽同學的分享,逐漸體會如何使用及閱讀長宏給的文件內容。在長宏講師們的說明及金美教練的鞭策下,再加上讀書會的體會,自己一次一次的筆記整理、再整理,終於找出了一條自己的思考邏輯,同時也跟自己的實務經驗搭上。
剩下的,就是「用詞」的統一。PMI-ism 是個很神奇的名詞。它的某些觀念,與自己過去十幾年來用的觀念不太一樣。不能說誰對錯,只能說誰跟隨誰。當然,結果就是我跟隨 PMI-ism。我把記在電腦的筆記內容,再手抄一本 A5-size 小冊子上,共85頁,隨身攜帶,有空就翻。只是,十幾年的習慣要在十幾天內翻轉,有其困難。
最後,時間因素,沒百分百把握的狀況下就上考場,打算直接結束這一趟驚心動魄的 PMP 投考旅程。
不管有沒有通過 PMP,這段旅程,讓我知道「專案管理不是這樣而已」,它讓我有系統地知道「專案管理應該要這樣才對」。未來,要開始檢視自己工作的案子,有哪些面向是以前沒考慮到的,有哪些是過猶不及的。謝謝 Roger,謝謝這一路上相伴的夥伴:長宏講師們、金美教練、晴天旺旺、各位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