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東霖
本文是個人準備 PMP 考試時,所整理的筆記的第一部分。資料來源有:PMBOK 6th. ED.、長宏的資料(文件及口述)、個人感想。因為考試導向,部分內容會被縮減甚至忽略,而且不一定跟實務連結。也因為有個人觀念參雜其中,也歡迎大家糾錯指教。各智慧財產權屬於各所屬個人或單位。本文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CC-BY&NC。
觀念:
- 關於如何處理「耍劍」這件事,天下武林共分了五大劍派,各個劍派都有自己的耍劍的招式。比方說 :
嵩山派有「子午十二劍法」
泰山派有「泰山劍法」
華山派有「奪命連環三仙劍」
衡山派有「衡山五神劍法」
恆山派有「七星劍陣」
- 至於,如何處理「專案管理」這件事,目前天下也有幾個門派,例如:PMI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APMA(American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NPMA(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etc.
不過,看這態勢, PMI 幾乎一統江湖,PMI 所出版的 PMBOK 已經成為「專案管理」領域中的聖經。
還有,這個英文單字「PMI-ism」(可數名詞),代表著 PMI 所講的話、所提的詞、所說的觀點、甚至觀念。
「PMI-ism」在「專案管理」領域中,已經代表絕對。
綜上所述,如果這年代想搞「專案管理」這件事,只有入 PMI 的門了。
- 因為「PMI-ism」代表絕對。
所以,要特別注意,如果既有觀念與 PMI-ism 的觀念不同,請不要懷疑,請直接轉成 PMI-ism 的觀念。
就如同「老婆永遠是對的」。
- 「PMI-ism」建構 PMP 共同語言,是很重要的精隨。不想理會「PMI-ism」? 那就不要來考 PMI 的入門考試 PMP。誰叫你要來考。要考,就巴結一點。
- 坦白說,通過 PMP 考試,也只代表你成為 PMI 的記名弟子。想成為入門弟子? 後面還有一串,有得考呢!
- 專案:組織進行的一個暫時性(temporary)的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有限的資源,生產一個獨特(unique)且事先定義的產品、服務或結果。
- 專案管理:運用管理相關知識、工具和技術於專案活動上,來達成解決專案的問題或達成專案的目標。
- 專案成果:利用專案管理實務做法、原則、過程、工具、技術的成果。
- 專案驅動變化:使組織從一個狀況驅動到另一個狀況以達成特定目標。
- 專案管理的重要性:有效能且有效率的執行專案。
- 專案成功的衡量:專案目標是否達成,各利害關係人的期望,符合商業管理文件的內容等。
- 專案創造商業價值:
1.有形效益(貨幣、裝置、股東權益、市占率)。
2.無形效益(商譽、品牌辨識、公眾利益、策略校準)。 - 專案階段(Project Phase):完成一個或多個可交付成果。評量專案績效,對下階段採取必要的矯正或預防措施。
- 階段閘門:階段結束時,將績效與進展與專案文件和商業文件比較,做出決策。又稱階段審查、Kill point、Go or not go
關於專案、集、組合
- 專案:為創造獨特成果,所做的暫時性努力。
=>讓事對(Do things right) - 專案集(Programs):互相依存複數個專案、子專案集或營運的組合。目的(Goals)目標(Objectives)與組織策略方向一致。
=>讓事對(Do things right) + 最大效益 - 專案組合(Portfolios):2個以上專案、專案集、子專案組合且含有營運,組織層級,決定價值。
=>對的事(Do right things)
與人有關:
- 利害關係人:客戶、參與專案、被專案影響的人。
- 專案經理 PM:組織指定、領導團隊完成專案目標。
領導管理專案成員、為專案成果負責、不需承擔專案的每個角色,但需具備專案管理知識,藉由溝通提供領導、規劃與協調專案團隊。 - 功能經理 FM:對功能或事業單位提供「監督管理」。
- 營運經理 OM:負責確保「有效率的商業營運」。
- 道德價值觀:責任、尊重、公平、誠實。
- 人才金三角(PMI's talent triangle):專業專案管理、領導、策略與商業管理。(三者要平衡發展)。
- 領導風格:
- 放任型領導 Laissez-Faire:團隊自行治定決策與建立目標,無為而治(Hand-off)
- 僕人式領導 Servant:服務承諾,他人至上。聚焦於他人的學習成長,關係、社群與協作。領導為次要,服務優先。
- 交易型領導 Transactional:目標、回饋及成就決定獎勵;例外管理:首次出現的事,如甘特圖。
- 變革型領導 Transformational:理想化特質與行為、鼓舞激勵、促進創新、個人化關懷,提高下屬能力
- 魅力型領導 Charismatic:具備激勵他人、精神飽滿、熱情洋溢、充滿自信、說服力強等特質
- 交互型領導 Interactional:交易型、變革型、魅力型的混合體
與組織相關:
- 組織系統(Organizational Systems):為使專案有效益、有效率的運行,專案經理須了解負責(Responsibility)、當責(Accountability)、授權(Authority)存在組織哪些地方。
- 組織治理框架(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Framework):董事會、股東。
- 治理會影響:如何設定與達成組織目標、如何監視與評量風險、如何最佳化(Optimized)績效。
- 營運管理:非專案管理範疇(Routine work),但與專案相互影響及可交付成果與知識的移轉。
- 組織的專案管理(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OPM):確保發展正確的專案、資源適當配置、各人員了解策略背景。
- 管理要素(Management Elements):
- 組織內關鍵功能或一般管理原則的組成(Components)
- 組織將這些管理要素的工作分派給選定的員工
- 組織總體目標優先於個人目標。
- 組織結構類型
類型 功能式組織
Functional
中央集權
Centralized弱矩陣
Matrix Weak平衡矩陣
Matrix
Balance強矩陣
Matrix
Strong專案導向
Project OrientedPM兼職 兼職 兼職 全職 全職 管$ FM FM MIX PM PM 容易有部門隔閡
Silo Mentality依專長或功能分部門 依專長或功能分部門 依專長或功能分部門
有PMO在成熟產業如營造、賣技術
- 專案管理辦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
一種管理結構,把專案相關的治理過程標準化,促成資源、方法論、工具、技術的分享。
職責從提供專案管理支援到實際管理一多個專案。
- 支援型Supportive
低專案掌控度
諮詢角色
提供經驗學習文件及訓練,為專案知識庫 - 管制型Controlling
中專案掌控度
提供專案支援
要求專案管理方法(工具)的一致性 - 指示型Directive
高專案掌控度
直接管理專案
利害關係人之一
使專案目標與商業目標一致,協調跨專案的溝通
必要時採取行動,但不幫忙PM做裁適或辨識利害關係人。
- 生命週期
- 開發生命週期:專案階段與開發成果相關聯。
A. 預測式(Predictive,瀑布,變化低、交付一次)
B. 增量式(Incremental,變化低,交付多次,產品)
C. 迭代式(Iterative,變化高、交付一次,開發)
D. 調適式(Adaptive,敏捷Agile,變化高、交付多次)
E. 混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