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OmniFocus:避免進入OmniFocus的事項


整理:蔡東霖

説在前面:試圖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會有風險。首先,沒有單一個軟體可以適用於所有的事項;第二,軟體不會為人類做出選擇和決定,還是要自己決定。





把所有的事項都放進 OmniFocus,龐大的任務列表可能會令人沮喪和產生壓力。最糟糕的是,原本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系統,變成為一堆永遠無法完成的事情的黑洞。接著,對系統失去信任。最後,就會拒絕使用它,並從舊的待辦事項列表或紙張開始。

因此,建議以下事項避免進入OmniFocus中:
  1. 不確定的項目。 David Allen提到,最多60個項目 projects(一個項目是兩個或以上行動的序列)。龐大的任務列表可能會令人沮喪和產生壓力。例:將潛在的未來清單(很久很久以後才會開始,甚至,不知道何時開始)轉移到「參考文件 Reference」的App去(OmniOutliner、Evernote、Onenote等等)。只有當「潛在」變為「真實」時才在OmniFocus中開始一個新項目。尤其,沒有真正在心理上承諾執行它,甚至不曾仔細考慮它,如果沒有完全致力於某項任務,甚至根本就未完全明確,那麼它不是一項真正的任務,它只會讓系統變得混亂並分散注意。
  2. 太多別人的動作。過多 waiting 會使系統複雜,降低評估速度並使列表混亂。如果同事不能自己追踪他們承諾要做的任務,事實上,應該要添加一個項目是:「團隊訓練」,甚至是「更換助手」。
  3. 參考資料。有時收到一封電子郵件、看到一篇文章或 blog 評論,其中包含正在進行的項目的參考資料,接著就輕易的將它剪貼到OmniFocus 。這不是某個特定項目的“東西”嗎?事實上,它是“ 某種東西”,但它不是一種行為,因此不應該混淆任務列表。在「附注」中標記組合相關消息。然後,將它轉移到「參考文件 Reference」的App去。
  4. 非必要的任務。最好的例子是閱讀清單。通常在OmniFocus中創建了想要閱讀的所有內容的列表(再一次,剪貼很簡單!)。實際上,卻只閱讀了列表中不到5%。OmniFocus應該管理的事情是:做真正需要做的。所以,非強制性閱讀列表,讓適當的App(Endnote、Mendeley、Google Reader、Papers … etc)去管理。OmniFocus只管「必需要閱讀」的。同樣地,想要看的電影列表也可以放到「參考文件 Reference」。
將OmniFocus中的活動任務數量減少,是有益的!




REF: “5 THINGS TO KEEP OUT OF OMNIFOCUS" APRIL 4, 2012 BY ALEH CHERP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