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關於 PMBOK 6th. Ed. (XIV)


作者:蔡東霖

本文是個人準備 PMP 考試時,所整理的筆記的第十四部分。資料來源有:PMBOK 6th. ED.、長宏的資料(文件及口述)、個人感想。因為考試導向,部分內容會被縮減甚至忽略,而且不一定跟實務連結。也因為有個人觀念參雜其中,也歡迎大家糾錯指教。各智慧財產權屬於各所屬個人或單位。本文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CC-BY&NC。





🔺採購管理
  • 商源評選分析:
    評量賣方的提案書,考慮:
  1. 最低成本(市場常態物)、
  2. 基於價格(價值小,不適合花時間評量)、
  3. 基於品質(技術能力為重要因素,需要獲得賣方回饋)、
  4. 基於價格品質(專案風險高,品質為關鍵因素)、
  5. 唯一來源(專利、特殊、緊急、市場限制、長期合作商
  6. 固定預算(買方確保工作說明書明確,預期不會變更;專案限制:不能超支)
  • 付款時的注意事項為:工作完成量與所付的款項要密切相關。
  • 買方為賣方的:客戶、關鍵利害關係人。
🔺典型採購步驟:
  1. 準備採購工作說明書(SOW)或參考條款(TOR)。
  2. 準備高層次的成本估算值以便決定預算。
  3. 將採購機會刊登廣告。
  4. 訂出合格賣方的簡短清冊。
  5. 準備、並發佈招標文件(RFP)。
  6. 由賣方準備並提出建議書(Proposals),含有技術與報價。
  7. 對建議書進行技術評量,包含品質。
  8. 對建議書進行成本評量。
  9. 合併品質與成本評量,選出最好的建議書。
  10. 結束契約磋商,並簽署買賣雙方的契約。
🔺合約三大類:
  1. 固定價(FP,一口價,賣方承擔所有成本;需求明確,不會有重大範疇變更)
    1-1. 固定價加經濟價格調整(FP-EPA,合約長,總體經濟變化時,可以反映價格)
    1-2. 固定價加激勵費用(FP-IF,達成指標,給予獎勵,或罰款)
    1-3.絕對固定價(FFP)
  2. 成本可償還(CR或CP,買方支付賣方合理的實際成本再加上代表利潤的費用;預期可能有重大範疇變更)
    2-1. 成本加固定費用(CP-FF,賣方成本再加上固定服務費)
    2-2. 成本加激勵費用(CP-AF,滿足條件,給予獎勵)
    2-3. 成本加激勵費用(CP-IF,給予預先協定的獎勵,或罰款)
  3. 工料計價(T&M,又稱「工時與工法」,上述的綜合體;無法快速編制準確的採購工作說明書,需擴編僱員、聘請專家及尋求外界支援)
  • 買方風險大<---------------->賣方風險
    CPFF -CPAF-CPIF- T&M- FP-EPA- FPIF- FFP
🔺PM必需:
  • 了解採購過程,掌握整個採購內容
  • 與採購管理人員互動(組織授權可以修改合約的人),協助這些人建立、修改及管理合約
  • 確保團隊中有成員熟悉採購專業知識
  • 參加協商保護買賣方權益
  • 確保合約內容適合專案需求
  • 將風險透過合約轉移到賣方
  • 確保採購時程與專案需求時程的銜接;確保專案公信力與執行力}
🔺求償管理(Claims administration)
  • 有爭議的變更及潛在的推定性變更,為買賣雙方對變更之補償無法達成契約或不認同已發生的變更。
  • 契約生命週期裡,依據契約條款與條件紀錄、處理、監視與管理求償。
  • 有爭議且無法化解求償問題時,根據契約所建程序以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案進行處理:
    1.調解(Free)
    2.仲裁($$$$)
    3.若都無法解決則走向訴訟(Appeals)。
🔺檢驗 v.s. 稽核
  • 檢驗(Inspections):針對承包商所完成的工作做結構化審查,包含可交付成果的簡單檢驗或是工作本身的實體審查。
  • 稽核(Audits):針對採購過程的結構化審查,觀察成果需交給雙方的專案經理以便在有必要時調整專案。
🔺
採購
說明
投入
工具和技
產出
規劃採購管
記錄專案採購決策,明確採購方法,及識別潛在賣方的過
確定是否從專案外部獲取貨物或服務,如果是,則還要確定將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獲取貨物和服

在初期或預定時點執行一
1.專案章
2.商業文件(商業企畫案、效益管理計畫
3.專案管理計畫
(範疇管理計畫書、品質管理計畫書、資源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
4.專案文
(里程碑清單、專案團隊分配、需求相關文件、需求追朔矩陣、資源需求、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5.企業環境因
6.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資料收
市場調
3.資料分
自製或外購方分
4.商源評選分析(投標
5.
1.採購管理計畫
2.採購策
3.招標文
4.採購工作說明
5.商源評選準
6.自製或外購決
7.獨立成本估
8.變更申
9.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表、里程碑清單、需求相關文件、需求追朔矩陣、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10、組織過程資產更
執行採
獲取賣方應答、選擇賣方並授予合約的過
選定合格賣方並簽署關於獲取或服務交付的法律協定(最後成果是簽訂的協定,包括正式合約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範疇管理計畫書、需求管理計畫書、溝通管理計畫書、風險管理計畫書、採購管理計畫書、構形管理計畫書、成本基準
2.專案文
(經驗學習登錄表、專案時程、需求相關文件、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3.採購相關文
4.賣方提案
5.企業環境因
6.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
3.投標人會議(投標前會議,確保所有投標商都理解採購目的
4.資料分析(建議書評價
5.人際關係與團隊技
1.選定的賣
2.
3.變更申
4.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需求管理計畫書、品質管理計畫書、溝通管理計畫書、風險管理計畫書、採購管理計畫書、範疇基準、時程基準、成本基準
5.專案文件更
(資源行事曆、議題記錄、經驗學習登錄表、專案團隊分配、風險登錄表、風險報告、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6.組織過程資產更
監控
管制採
管理採購關係、監視合約績效,實施必要的變更,以及關閉合約的過
確保買賣雙方履行法律協議,滿足專案需求。買賣雙方同時執行此過程,互相確認對方是否遵守合約,權益是否被保護

管理賣方的請款通知
專案期間隨時執
1.專案管理計畫
(需求管理計畫書、風險管理計畫書、採購管理計畫書、變更管理計畫、時程基準
2.專案文
(經驗學習登錄表、假設記錄、里程碑清單、品質報告、需求追朔矩陣、需求相關文件、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3.
4.採購相關文
5.獲准的變更申
6.工作績效資
7.企業環境因
8.組織過程資
1.專家判
2.求償管
3.資料分
績效審查(對賣方進行結構性審查,賣方的品質、資源、時程、成本績效與合約是否一致
實獲值分
趨勢分
4.稽核(對採購過程進行審查
5.檢驗(對賣方所執行的工作進行審查,包含可交付成果及工作本身
1.結束的採
2.工作績效資
3.採購相關文件更
4.變更申
5.專案管理計畫書更
(風險管理計畫書、採購管理計畫書、時程基準、成本基準
6.專案文件更
(經驗學習登錄表、資源需求、需求追朔矩陣、風險登錄表、利害關係人登錄表
7.組織過程資產更

===END===


歡迎隨時指教討論